四驅加激光雷達,700TOPS算力冗余綽綽有余,價格比一些競品便宜將近5萬元,這種既給客戶價值又給價格的“絕對值”讓領克10EM-P上市56分鐘爆單1萬輛。這并不是領克的價格戰,而是回歸一個吉利后規模協同效應的“化反”。
吉利汽車集團高級副總裁、極氪科技副總裁、領克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林杰舉例說,上搭載的千里浩瀚H7輔助駕駛方案,此前只有極氪一個品牌在用,當時軟件開發的成本分攤到每一輛車上,占比特別高,而現在大規模應用到領克車型上,軟件和硬件的成本分攤邏輯不一樣,成本會大幅降低,這就是回歸一個吉利后帶來的規模效應。
最新上市的領克10EM-P,不僅給出了16.38萬元起的低價格,還給出了四驅加激光雷達的高配置,以及領克9年來始終給人的高價值感。即便是賣到16.38萬元,林杰說并不賠錢,只不過少賺點。“薄利多銷”是包括領克在內的回歸一個吉利后的集團價值觀。
領克10EM-P能夠做到既給低價格又給高價值的“既給還給”的“奧利給”,是對市場端消費需求上的“既要還要”的回應。
領克10EM-P的配置、價格就是這么來的。
從邏輯上,領克10EM-P造車之初,就把在社交媒體上收集到的客戶對造型、內飾、配置的意見匯總成冊,提前給到研發。定價上也是,既要從市場的角度考慮客戶的需求,也要看企業的成本,甚至還要把上市后相當長一段時間的市場競爭力考慮進去。包括版型上,領克10EM-P預售原本有三個Ultra的版本,但是很多用戶覺得沒必要配置拉滿,才增加了H5版本。
林杰、康國旺、穆軍他們說,領克10EM-P作為領克品牌的旗艦產品推出后,和去年推出的純電Z10形成能源結構優勢互補的姊妹篇。更重要的是,領克10EM-P是領克品牌進入“智能化2.0時代”的標志。
領克產品在性能、安全、設計方面,用戶一直有口皆碑,但如果和其他新勢力品牌比,此前在軟件、硬件的智能化方面確實存一定短板。用林杰的原話說“以前給的不夠大膽、不夠超前”。所以領克10EM-P這次把輔助駕駛作為核心亮點,在Ultra版車型上標配。全球首發搭載Thor芯片,700TOPS算力直接拉滿,比目前輔助駕駛300-400TOPS多一半,有了這個算力冗余,為后續實現更多場景的功能升級打了提前量。
領克10EM-P敢用Thor芯片、千里浩瀚H7輔助駕駛方案,來自于回歸一個吉利后的協同規模效應。整體規模效應下,雖然配置更高了,但是成本能攤銷下來。
回歸一個吉利后,極氪和領克的整合不是簡單的“二合一”。會維持極氪和領克各自的品牌定位發展,極氪要進一步向上,領克則要進一步向寬。
領克和極氪兩個品牌都秉持健康發展觀,在各自領域有著上佳市場表現。推出時間不長,已交付超過2萬臺,月均在7000臺,受制于產能,領克900現在已經飽和式生產。即將上市的極氪9X,前期盲訂1萬多臺,成都車展預售價格公布后斬獲訂單3萬多臺,累計4萬多臺訂單超預期。
林杰說,回歸一個吉利后,每個品牌有不同的分工。比如領克900、銀河M9、極氪9X,“三9”三不同。
首先,品牌定位不同。極氪定位于全球豪華科技品牌,豪華、極致、科技是極氪品牌的調性,覆蓋高端的豪華車市場。領克定位于全球新能源高端品牌,以潮流、運動、個性作為品牌的調性,覆蓋中高端的市場。銀河品牌定位于主流品牌,以實用、品質、安全為品牌特征,主要是覆蓋主流市場。
其次,產品定位不一樣。極氪9X要成為全球超豪華SUV新旗艦,領克900是智享百變旗艦大六座SUV,主要是考慮為品質家庭提供。銀河M9是AI科技大六座旗艦SUV。三款車價格帶略有價差但不重疊,領克900的平均售價是35萬元,主銷車型價格35萬元區間;銀河M9主銷在25萬元價格帶;極氪的平均售價、定單結構要在50萬元以上。
第三、技術有差異。領克900是基于SPA Evo架構打造,搭載領克EM-P技術,在性能、安全、駕控,主打一個優秀;極氪9X源自浩瀚S架構,采用浩瀚超級電混技術,駕駛更具電感;吉利銀河M9基于GEA Evo原生架構打造,搭載新一代雷神EM-P AI電混技術。架構不同,底層動力系統也不一樣,給不同細分市場的產品配上了不同的技術架構,三者用戶群體區隔明顯。
領克向寬,是產品矩陣和能源結構的天地寬。產品上,今年也是領克的產品大年,除了最新上市的領克10EM-P,全新領克07、08,也將很快上市;能源結構上,燃油、純電、插混多線發展,尤其是領克沒有“停燃”。
林杰說領克向寬,是堅持高端,不是往低去做,也不是做低價。比如,原來領克03上市的時候,某些日系品牌銷量也很好,一臺比領克貴2萬多元,到現在領克03售價的平均價格還是在12萬元,但是比領克原來高2萬的品牌價格只有8萬元多一點,而且領克的銷量還不比它差,這就是領克堅持品牌運行的價值觀。
累計銷量154萬輛,EM-P平均售價25.42萬元,所有產品的均價19.45萬元,是領克9年的功勛成績單。比這些具體數字更可觀,領克品牌立住了的意義更值得贊。
和激烈的市場競爭相比,回歸一個吉利后,市場雖難,但是林杰看到更多的是機會,他說伴隨著產品力的提升,領克未來銷量突破的速度也將變得更快,平均月銷量從現在的將近3萬輛提升到4萬輛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