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極有競爭力,全系四驅+激光雷達,領克10 EM-P掀了誰的桌子?
激光雷達、四驅系統、700TOPS算力芯片——這些曾經高端新能源車的專屬配置,如今被一款售價16.38萬元起的中大型轎車全系標配。
9月8日,“智能電混四驅轎車”10 EM-P在寧波上市,限時優惠價16.38萬元起。
“領克10 EM-P四驅加激光雷達,比一些競品便宜將近5萬塊。”在發布會第二天的媒體專訪會上,媒體直接向吉利汽車集團高級副總裁林杰拋出了這個尖銳問題。
這樣的定價策略下,領克如何盈利?又如何處理與同門兄弟的價格重疊問題?
01 價格屠夫?技術普惠!
對于低價質疑,林杰回應道:“領克一直強調要做‘高價值產品’,高價值核心就是讓用戶用同樣的價格,買到更好的產品。”他表示,這不是低質的價格戰,而是通過規模效應實現技術普惠。
規模效應在此次定價中起到關鍵作用。領克10 EM-P搭載的千里浩瀚H7輔助駕駛方案,此前只有極氪一個品牌使用,軟件開發成本分攤到每輛車上的占比很高。現在大規模應用于領克車型后,軟件成本大幅降低。
更值得關注的是,領克10 EM-P在全球轎車上首發搭載Thor芯片,算力高達700TOPS,而當前輔助駕駛僅需300-400TOPS。這種“冗余設計”是為未來升級預留空間,避免用戶短期內面臨硬件落后的困境。
02 極氪向上,領克向寬
極氪與領克的合并引發了許多關于品牌定位的疑問。林杰明確表示:“極氪和領克整合,并不是簡單的‘二合一’。我們會維持極氪和領克各自的品牌定位發展,極氪要進一步向上,領克則要進一步向寬。”
這種分工體現在產品規劃上:極氪專注于B級及以上的高端市場,領克則承擔起純電A級和小型車的開發,同時不再投入全新的大型純電產品。領克品牌將呈現“多能源化”和“多個性化”的發展路徑。
同門品牌間的協同效應在此次產品上得到直接體現。千里浩瀚輔助駕駛技術原本只有極氪使用,現在領克、未來銀河都會全面使用,整體研發成本實現量級優化,成為集團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03 智能駕駛成為新標簽
“領克產品在性能、安全、設計方面,用戶一直有口皆碑,但與新勢力品牌比,之前在智能化方面確實存在短板。”林杰坦言,“這次我們就是想改變這種情況,把輔助駕駛作為核心亮點。”
領克10 EM-P全系標配厘米級精度激光雷達,最遠感知距離達到200米,Ultra版型標配英偉達Thor芯片,配合千里浩瀚輔助駕駛H7方案,支持至高38項安全輔助駕駛功能。
這些配置讓領克10 EM-P實現了“全國都能開,哪里都好開”的體驗,支持9項泊車輔助功能,超窄車位、斷頭路車位都能自動停。經過OTA還能實現滿血版車位到車位領航輔助,真正實現一鍵即達。
04 用戶體驗的全方位進化
LYNK FLyme Auto 2智能座艙系統在10 EM-P上首發,領克研究院院長康國旺介紹,這次升級主要圍繞三大塊:美學設計、AI賦能和與輔助駕駛的關聯。
“我們和魅族兩方團隊合作,魅族專注在視覺美學和用戶體驗交互上。”康國旺表示,“力求在點擊兩次之內盡可能達到你想要的操作界面。”
AI賦能成為新亮點,AI控車、信息交互,包括跟車上其他人對話都得到增強。動態桌面上融合了座艙和輔助駕駛兩個功能的入口,全都放在一個界面上,改變了之前車型輔助駕駛和座艙明顯區分的狀況。
05 老車主的顧慮與平衡
價格下探必然引發老車主的關注。林杰表示:“昨天10 EM-P價格發布以后,我關注到,包括我自己的微博也收到很多用戶,特別是07用戶的反饋。”
對于這種情況,林杰認為這是市場競爭的必然結果:“我們是真的在競爭的時代,各個品牌產品迭代速度變得更快,價格可能一代產品比一代低,這種情況也是行業的現象。”
領克一方面繼續做好原來產品的升級,包括OTA、售后服務等工作,同時也會給老用戶一些增購權益。“不僅是汽車行業,所有的行業都是一樣,一代更比一代能力強,可能一代還比一代價格低。”
06 安全,領克的永不妥協
領克10 EM-P在安全方面延續了品牌一貫的高標準。今年8月,該車通過了行業首次帶電六大串行極端場景測試和行業首次電池包帶電多點觸發熱失控安全測試,成功拿下中國首個電池安全認證的帶電“大滿貫”。
除了電池安全,領克10 EM-P還擁有高強度鋼材及鋁材占比超80.5%的全球五星安全籠式車身,2000MPa潛艇級超高強度A柱,航天級7系鋁材“目”字型前雙防撞梁,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護。
全車還選用0瀝青、0雜棉、0有害溶劑的“三零”用料,獲得“零甲醛”認證,讓每一次觸碰都安全舒心。
結語
領克10 EM-P的定價策略已經初見成效。
據領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周振瑞分享:“雖然我們整體產品覆蓋了16-20萬價位段,但我們18萬以上兩個產品占比到了80%左右。”
這表明大多數用戶并非單純追求低價,而是認可領克品牌的高價值產品力。
在新能源汽車行業持續內卷的今天,領克10 EM-P以全系四驅+激光雷達的配置和16.38萬的起售價,真正實現了“讓用戶用同樣的價格,買到更好的產品”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