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內卷是不爭的事實,但是,即便是這么內卷,依然會有一些人去投資新能源汽車行業,畢竟,其實很多投資人是有大把的資金不知道該投什么項目,那新能源汽車可能對于“門外漢”們來說,是聽起來比較誘人的項目。
大家都知道,目前已經倒了的新能源汽車品牌相當多,像高合、極越、哪吒、威馬等品牌,有的品牌倒了會讓人惋惜,有的品牌倒了也會讓人拍手稱快。那,最近呢,好像在新能源汽車產業激烈競爭的大環境下,一些明明已經病入膏肓的品牌,可能有了復活的跡象。
比如說威馬。前幾天從威馬的官方信息顯示,已經有一家深圳的公司注資了,預計投入10萬塊錢用來復工復產。按照計劃呢,威馬會在今年年內下線首批車型,會在2030年實現百萬產能的目標。這樣的數據和目標看起來的確是扎眼,就是不知道這是一場資本的游戲,還是確確實實要讓威馬復活了。
再來說哪吒。哪吒的境況其實要比威馬要好一些,哪吒在銷售的時候,其實銷量并不差,甚至一年賣了15萬輛之多,而且我之前打車的時候遇到好幾個開哪吒的司機師傅,根據他們的描述,其實哪吒的車續航和各方面做得并不差。不過,現在的哪吒也在破產重整,據說山子高科對哪吒很有意向,
那這些進入了ICU的汽車品牌,復活歸來,還有機會嗎?理性來說,如果說投資人不是一些傳統主機廠或者國央企的背書,想要復活并且迅速康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畢竟,汽車產業不是幾個億,甚至幾十億就能盤活的,有的車企虧損了幾百億,幾千億,照樣過得不滋潤。你們說呢?